PA/ABS材料可以帶來表面柔和的啞光效果,這是其他材料所不具備的。雖然PC/ABS可以通過添加啞光劑來降低光澤,但仍然存在著光澤分布不均勻的缺陷。PA/ABS材料獨有的啞光性為免噴涂提供了必要條件,在85°測試的光澤度也反映了這一點。測試的樣品為光滑的平板,測試結果充分說明了PA/ABS 材料的啞光性:PC/ABS的光澤為83%,ABS的光澤為78%,而PA/ABS的光澤僅為47%,僅為PC/ABS光澤的一半;由PA/ABS材料制作的皮紋產品其實測數據僅為3%~4%,而由PC/ABS制作的皮紋產品的實測數據則在10%以上。同時,PA/ABS材料還能夠有效降低產品的光澤率,帶來均勻的啞光效果。
PA/ABS材料的密度也可以降低,其降低幅度可高達6%,從而有效降低了成本。PC/ABS材料的密度相對較高,一般在1.13~1.15范圍內,而PA/ABS材料的密度僅在1.07~1.08之間,與耐熱性ABS材料相當。 PA/ABS材料的產品流動性非常好,相比其他材料具有更好的加工性,且加工窗口更寬。在各自合適的注塑溫度,以及相同的壓力和速度的條件下,PA/ABS材料和ABS材料的流長比是PC/ABS材料的近兩倍。 PA/ABS材料的耐化學品性更好,還能夠賦予大多數化學品,如汽油、潤滑油、冷卻劑、植物油、酯類以及醇類等日常用品很好的耐應力開裂性。 PA/ABS材料的耐熱性也不亞于PC/ABS材料,特別是在低負載(1kg)的情況下,相比PC/ABS材料其耐熱性更佳。PA/ABS材料的Vicat軟化溫度可達180℃(A/50),這是PC/ABS材料所無法比擬的。
當然,PA/ABS材料的性能優點還有很多,如耐磨性和減震消聲性等。PA/ABS材料正是由于集各種的性能于一身,可應用于其他材料所無法企及的應用領域,其應用范圍可從汽車行業到家居產品,從日常的眼鏡、文具到電動工具等。 目前,PA/ABS材料大的應用市場還是在汽車的內飾件上。由于它天然的啞光性,可以直接應用于內飾件上而無需噴涂。這樣不僅大幅降低了成本,也有利于環保。另外,免噴涂不僅可以省去油漆的成本,還能夠省去前處理、預涂裝以及涂裝等繁瑣的工藝,從而消除了由于這些環節所產生的廢品和運輸費用等,大大降低了產品的不良率。
ABS/PA 朗盛賽克斯Triax® KU2-3154 物性特點:MD8%礦物增強,改進的流動和良好的表面質量,低吸水率,低吸濕性和低翹曲,注塑級。。
Triax® KU2-3154 is mineral reinforced, easy-flowing, injection molding grade, and comes in pellets. It has reduced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very low warpage.
如需了解如下PA/ABS工程塑料合金產品原廠物性數據表、UL黃卡、MSDS及新報價,請來電咨詢13929209907 文先生!
ABS/PA 日本東麗 4611 GY
ABS/PA 德國朗盛 3155-111
ABS/PA 美國舒爾曼 M/MK UV
ABS/PA KU2-3154 德國拜耳
PA/ABS PA/ABS 德國巴斯夫 1315GF 德國巴斯夫PA/ABS N NMX-04 德國巴斯夫PA/ABS N NM-11 德國巴斯夫PA/ABS N NM-10 PA/ABS西班牙TRIESA ABP70U-02 德國拜耳PA/ABS TP3155 德國拜耳PA/ABS KU2-3154 德國拜耳PA/ABS KU2-3050 羅地亞PA/ABS KC216V12 BK 羅地亞PA/ABS KC 256 BLACK 羅地亞PA/ABS KC 246 羅地亞PA/ABS KC 246 BLACK 羅地亞PA/ABS KC 246 BLACK 3N 羅地亞PA/ABS KC 216 V12
聚酰胺合金編輯
聚酰胺合金是聚合物合金中主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品種。
聚酰胺與很多聚合物的相容性差,不能組成性能優良的合金材料,20世紀80年代以來,反應型增容技術和新型相容劑的開發與應用使聚酰胺與其他聚合物的相容問題得到了解決,極大地促進了聚酰胺合金的發展。
聚酰胺合金的品種已達到百余種,但以PA6和PA66為主,其主要類型有:PA/PO、PA/PS、PA/ABS、PA/PC、PA/PET、PA/PBT、PA/PPO、PA/PPS等。
[1]
聚酰胺/聚烯烴合金共混
聚酰胺與聚烯烴共混得到PA/PO合金,聚烯烴的加入能有效降低聚酰胺的吸水性,從而提高尺寸穩定性和電性能,同時聚烯烴能對聚酰胺起到一定的增韌作用,并能降低成本。
聚酰胺樹脂和非極性聚烯烴樹脂互不相容,PA/PO合金屬非形容性聚合物合金。聚酰胺與聚烯烴采用簡單的機械共混,分散相不穩定,成型時會產生相分離,制品發脆。為了使PA/PO合金獲得單一聚合物不可得到的優異特性,必須添加相容劑,采用新的相容化技術和共混技術。根據聚烯烴品種的不同,PA/PO合金又可分為PA/PE和PA/PP合金。
聚酰胺/聚乙烯合金共混
聚乙烯具有無毒、價廉、密度小、化學性能穩定、吸水率低、低溫韌性好等優異性能,聚酰胺與聚乙烯共混可改善聚酰胺的吸水性,提高聚酰胺的韌性和尺寸穩定性,因而聚酰胺/聚乙烯合金得到了廣泛的使用。聚酰胺與聚乙烯為不相容體系,要獲得性能良好的合金材料,通常需要對聚酰胺/聚乙烯共混體系進行增容,馬來酸酐接枝聚乙烯(mPE)等增溶劑常用于這一體系的增容。
制備聚酰胺/聚乙烯合金的一個重要控制因素就是制備合適的增容劑,對于馬來酸酐接枝聚乙烯這一類接枝物而言,接枝率是影響其增容效果從而影響合金后性能的重要參數。
馬來酸酐接枝聚乙烯的接枝率受多個因素影響。隨MAH用量的增加,MAH在聚乙烯大分子鏈上的接枝率呈上升趨勢,當MAH用量達到15份時接枝率大,繼續增加MAH的用量接枝率不再增加,并略有下降的趨勢。這可能是隨MAH用量的增加,單體與引發劑碰撞的概率增多,MAH在聚乙烯大分子鏈上的接枝率增加。同時,由于引發劑用量一定,當MAH在聚乙烯大分子鏈上的接枝率增加。同時,由于引發劑用量一定,當MAH用量達到一定程度后,接枝率并不再增加。隨MAH用量的增加,處于激發態較易于大分子自由基偶合終止,使交聯反應增加,從而使MAH的自聚合占優勢,導致接枝率略有下降。
聚酰胺/聚丙烯合金共混
聚丙烯是一種綜合性能優良的熱塑性塑料,利用聚丙烯與聚酰胺共混,可以明顯地提高聚酰胺的低溫韌性和降低聚酰胺的吸濕性等性能,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但由于聚丙烯是非極性高分子,兩者相容性很差。因此必須接入相容劑。
選擇合適的增韌劑是提高聚酰胺/聚丙烯合金性能的關鍵。一般采用不同單體接枝聚丙烯來作為聚酰胺/聚丙烯合金性能的關鍵。一般采用不同單體接枝聚丙烯來作為聚酰胺/聚丙烯合金性能的增溶劑。用做聚丙烯接枝共聚的單體有馬來酸酐(MAH)、馬來酸二丁酯(DBM)、馬來酸(MAC)、衣康酸、丙烯酸等。
聚酰胺/ABS共混
聚酰胺/ABS合金屬非相容性聚合物合金,兼具聚酰胺和ABS的優點,具有良好的耐熱彎曲性、流動性和外觀。聚酰胺/ABS合金的性能受多種因素影響,ABS用量是影響合金性能的重要因素。
隨著ABS用量的增加,體系的沖擊強度整體上呈下降趨勢,但比純聚酰胺6的沖擊強度要高。ABS在聚酰胺6基體中形成較為均勻的分散相,作為應力集中中心,在外力作用下可引發大量的銀紋和剪切帶,這些銀紋和剪切帶的產生和發展要消耗一些能量,導致體系沖擊強度的增加。而ABS用量較多時,分散相間距減小、分布不均,沖擊強度有所降低。
隨著ABS用量的增加,拉伸強度和彎曲強度均隨之下降,且均小于純聚酰胺6的強度。這主要是由于ABS的加入增加了共混物的橡膠相。降低了聚酰胺6的結晶度,增加了分子鏈的柔軟性。
聚酰胺/聚碳酸酯合金
聚酰胺與聚碳酸酯(PC)共混得到的合金既可保持原有聚酰胺和聚碳酸酯的優良性能,又改進了各自性能上的不足。
聚酰胺/聚碳酸酯共混體系是熱力學不相容體系,兩相間因界面張力大,界面粘接力弱,導致分散狀況不好,共混物的力學性能差。
實驗結果表明,經過高溫、長時間的熔融共混,改善了聚碳酸酯相分散相的形態,但對共混物的力學性能提高不大。
聚酰胺/聚酯和金
聚對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主要制作纖維,也可為工程塑料使用。PET存在通常加工模溫(70-110℃)下結晶速度慢、成型周期長、表面粗糙、容易變形、沖擊性能差等缺點,限制了其應用范圍。
聚酯(PBT)具有和PET相似特點,用PBT與PA共混得到PA/PBT合金,但PA與PBT相容性差,共混易產生相分離。為此可采用聚酰胺與PBT熔融共混后,再將混合物進行固相聚合而制得PA/PBT合金。該方法得到的PA/PBT合金的沖擊性能優異,當PA6/PBT為80:20時,拉伸強度為60.9MPa。斷裂伸長率為150%,缺口沖擊強度為17.0kJ/㎡;當PA6/PBT為50:50時,拉伸強度為69.1MPa,斷裂伸長率為270%,缺口沖擊強度為28.kJ/㎡。
聚酰胺/聚醚合金共混
聚醚與聚酰胺共混得到的合金兼具聚酰胺的良好加工性、化學穩定性和抗沖擊性以及聚醚de耐高溫性能。但PA與聚醚是兩種不相容的高聚物,因此制造聚醚/PA合金時,應采用增容劑(濃度一般應≥10%)降低兩種組分間的界面能力,從而改善聚醚在PA中的分散性。而且,增溶劑還能使分散相與連續相之間產生很強的鍵合(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力學性能),增加合金的形態穩定性,防止分散相顆粒聚集(對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十分明顯)。
聚醚的高玻璃化溫度有助于提高PA/聚醚合金的強度、剛度及尺寸穩定性。另外,在PA/聚醚合金中可加入多種橡膠以改善其沖擊強度,這類抗沖擊改性劑通常位于聚醚相中或PA相中,但有的橡膠抗沖擊劑也可同時位于聚醚相中及PA相中。這種高沖擊性PA/PP合金特別適用于汽車工業,且耐溫性也能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