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村污水處理工程
人工濕地是一種具有較廣泛應用的污水處理新技術,其特點是出水水質好、具有較強的氮磷處理能力、運行維護方便、管理簡單、及運行費用低,比較適合于資金少、能源短缺和技術人才缺乏的中小城鎮和鄉村。但同土壤滲濾系統相似,傳統的人工濕地技術也存在處理效率較低、占地面積過大、容易堵塞造成系統癱瘓等缺點。但是,接合我國村鎮的具體情況,可以通過對人工濕地結構和填料系統進行改進,形成高通量人工濕地技術,將其與其他先進處理技術優化組合,作為一種后續處理技術,這樣既可以克服人工濕地系統易堵塞占地面積大等固有缺點,保證系統正常運行,又可以提高出水水質,同時還可以美化環境。
好氧生物處理系統/生活污水處理
好氧生物處理系統是新農村污水處理中常用的一種處理技術。好氧生物處理工藝眾多,各有優缺點,選擇時要根據實際情況仔細論證和比選,注重經濟適用。
生物處理法就是通過風機等設備給污水輸氧,培養生物菌種和微生物,通過菌種和微生物把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分解為無污染的二氧化碳、水等物質,少部分合成為細胞物質,促使微生物增長,并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使污水得以凈化排放
新型農村污水處理工程
處理工藝
目前,針對鄉鎮污水主要進行分散式處理,國內外主要采用三大類技術和工藝。
一類是借鑒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生化處理的成功經驗,將一些傳統的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生化處理工藝小型化,應用于村鎮分散式污水處理。如SBR、氧化溝、A/O、A2/O、MBR等等。僅從技術的角度來講,這些技術和工藝都比較成熟,可以滿足污水處理的要求。但是,這些技術和工藝通常都比較復雜,需要的設備也比較多。因此,相對較大、系統維護管理較為復雜、能耗及運行管理費用高,并且還可能產生一些二次污染問題。這樣的處理系統與我國村鎮社會經濟的實際情況很不適應。其結果是化了大量,建成的污水處理廠,也因為高昂的運行費用、缺乏正常的維護管理等原因而處于非正常運行或停止運行的狀態,根本沒有起到處理污水,保護水環境的作用。
第二類是采用一些相對簡單的鄉鎮污水處理方案,包括人工濕地、氧化塘、土地處理系統等。這類技術的優點是工藝簡單、小、低能耗、維護簡便、環境友好等,缺點是處理效率較低,通常要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取得穩定的處理效果和維持系統的長期正常運行,如較低的水力負荷和有機負荷及較長的HRT,這就要求有較大的可以利用的場地。以下列舉幾種常用的技術。
新型農村污水處理工程
土壤滲濾系統主要可用于水量較小(<20m3/天)的農村污水處理,它主要基于自然生態原理,通過將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壤中,利用物理、化學、微生物的降解和植物的吸收利用使污染物得到處理和凈化。該技術對懸浮物、有機物、氨氮、總磷和大腸桿菌的去除率均較高, 一般可達70%~90%, 而且基建少、運行費用低、維護簡便, 整個系統埋在地下, 不會散發臭味, 能保證冬季較穩定的運行, 便于污水的就地處理和回用。但是,該系統地處理效率很低,水力負荷通常小于0.04m/天,這就需要很大的單位土地面積。在上海地區的鄉鎮污水處理工程中,通常要求每戶10m2或每立方米污水30m2的占地面積。即使農村地區,也沒有這么多土地資源可供利用。另一方面,由于村鎮的人均用水量50-100L/d,較城市地區人均用水量150-200L/d偏低,產生的污水濃度高,懸浮顆粒物多,經常導致滲濾系統堵塞,影響出水處理效果,甚至導致整個處理系統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