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取樣及線性修正
高解析度、高速取樣率位移傳感器
同級產品中的精確度及高速取樣
EX-V系列結合了高速取樣及新開發的線性修正電路,使它較傳統地過電流系統有大幅的性能改良。
高速數字處理線路可以準確地檢測到常規的取樣速度檢測不到的實際峰(底)值。
為得到高準確度的FLL線路(平級線性化),可對每一個感測頭采用的線性化校正。只要簡單的調整就能夠以同級中的準確度進行測量。
高性能和簡單的配置
高速高準確度檢測能夠對設備和產品進行24小時監控,防止產生不合格產品。40,000 次/秒的高速取樣不會忽略任何瞬時變化。即使是高速生產線和移動物體也能準確有效地檢測到。EX-V系列在嚴格的設計中增加了更準確的測量,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設備監控系統的可靠性,實質上不受苛刻環境的影響。
所有型號定為IP-67,抗水抗油,即使在苛刻的環境中也能可靠地運行。
階段 工業自動化 40年代--60年代初 需求動力:市場競爭,資源利用,減輕勞動強度,提高產品質量,適應批量生產需要。主要特點:此階段主要為單機自動化階段,主要特點是:各種單機自動化加工設備出現,并不斷擴大應用和向縱深方向發展。典型成果和產品:硬件數控系統的數控機床。 第二階段 60年代中--70年代初期 需求動力:市場競爭加劇,要求產品更新快,產品質量高,并適應大中批量生產需要和減輕勞動強度。主要特點:此階段主要以自動生產線為標志,其主要特點是:在單機自動化的基礎上,各種組合機床、組合生產線出現,同時軟件數控系統出現并用于機床,CAD、CAM等軟件開始用于實際工程的設計和制造中,此階段硬件加工設備適合于大中批量的生產和加工。典型成果和產品:用于鉆、鏜、銑等加工的自動生產線。 第三階段 70年代中期--至今 工業自動化 需求動力:市場環境的變化,使多品種、中小批量生產中普遍性問題愈發嚴重,要求自動化技術向其廣度和深度發展,使其各相關技術高度綜合,發揮整體效能。主要特點:自70年代初期美國學者首次提出CIM概念至今,自動化領域已發生了巨大變化,其主要特點是:CIM已作為一種哲理、一種方法逐步為人們所接受;CIM也是一種實現集成的相應技術,把分散獨立的單元自動化技術集成為一個優化的整體。所謂哲理,就是企業應根據需求來分析并克服現存的“瓶頸”,從而實現不斷提高實力、競爭力的思想策略;而作為實現集成的相應技術,一般認為是:數據獲取、分配、共享;網絡和通信;車間層設備控制器;計算機硬、軟件的規范、標準等。同時,并行工程作為一種經營哲理和工作模式自80年代末期開始應用和活躍于自動化技術領域,并將進一步促進單元自動化技術的集成。典型成果和產品:CIMS工廠,柔性制造系統(F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