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滴灌設備技能及培育技能
膜下滴灌設備及運用技能
節 滴灌體系的構成
滴灌體系由水源→首部操控紐帶→干管→支管→毛管五大有些構成,多見的大田滴灌體系按其支管的質料和與毛管的聯接方法可分為以下幾種摸式:
1、薄壁PE支管灌溉方法; 2、厚壁PE支管灌溉方法; 3、地埋PVC支管灌溉方法; 4、薄壁PE支管+附管灌溉方法。 第二節 體系配套設備及效果
一、水源
通常挑選水質較好,含砂、含堿量低的井水與渠水作為水源。以削減對管道、過濾體系的阻塞和腐蝕,維護滴灌體系的正常運用,延伸滴灌體系的運用年限,通常在水源挑選時還應留神水中有機物的含量,如有機物較多應對水進行處理。
二、首部操控紐帶
首部操控紐帶由水泵、上肥罐、過濾設備及各種操控和量測設備構成,如壓力調度閥門、流量操控閥門、水表、壓力表、空氣閥、逆止閥等。
1、井泵的效果是將水流加壓到體系所需求壓力并將其運送入管網。滴灌體系所需求的水泵類型依據滴灌體系的方案流量和體系總揚程斷定。當水源為河流和水庫,且水質較差時,需建堆積池,此刻通常選用離心泵。水源為機井時,通常選用潛水泵。
2、過濾設備是將水過濾,避免各種污物進入滴灌體系阻塞滴頭或在體系中構成堆積。過濾設備有堆積池、攔污柵、離心過濾器、砂石過濾器、篩網過濾器、疊片過濾器,各種過濾器能夠在首部紐帶中獨自運用,也能夠依據水源水質狀況及滴頭抗阻塞才干組合運用。通常而言,選用離心+網式過濾器。
3、上肥罐效果是使易溶于水并適于根施的肥料、、化肥藥品等在上肥罐內充分溶解,然后再經過滴灌體系運送到作物根部。上肥罐挑選可依據方案流量和灌溉面積的巨細,肥料和化學藥物的性質而定。
(一)、上肥罐操作程序及留神事項
1、操作程序
(1)翻開上肥罐,將所需滴施的肥(藥)倒入上肥罐中,可溶性的固體顆粒不易超越罐體容量的1/2。
(2)翻開進水球閥,當肥水混合物到達上肥罐容量的2/3后封閉進水閥門,并將上肥罐上蓋擰緊。
(3)滴上肥(藥)時,先開上肥罐出水球閥,再翻開其進水球閥,稍后緩慢關兩球閥間的閘閥,使其前后壓力表差比原壓力差添加約0.05Mpa,經過添加的壓力差將罐中肥料帶入體系管網傍邊。
(4)滴肥(藥)約20-40分鐘左右即可完畢,詳細狀況依據履歷以及罐體容積巨細和肥(藥)量的多少斷定。
(5)滴施完一輪灌組后,將兩端球閥封閉,先關進水閥后關出水閥,將罐底球閥翻開,把水放盡,再進行下一輪灌組施滴。 2、留神事項
(1)罐體內肥料有必要溶解充分,不然影響滴施效果,而且或許阻塞罐體。
(2)滴上肥(藥)應在每個輪灌小區滴水1/3時刻后方可滴施,而且在滴水完畢前半小時有必要間斷上肥(藥)。
(3)輪灌組替換前應有半小時的管網沖冼時刻,即進行半小時滴純水沖冼,避免肥料在管內堆積。
(4)在設備時格外要留神進出水口的設備避免裝反。
三、干管
干管的效果是向滴灌體系運送悉數灌溉水量。在設備時,應格外留神膠圈不要安反,每根管子有必要檢查膠圈設備狀況,并懇求管道平直。當天設備完成后,應做到用土埋壓每根管子,避免因熱脹冷縮,構成管道扒開,影響工程質量。 四、支管(輔管)
支管(輔管)在滴灌體系中起操控滴灌帶長度、差異輪灌區的效果。支管或輔管向毛管供水。可依據條田寬度和地形斜度等要素,挑選合理的支管標準。通常關于斜度較小的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