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塑化網www.PVC123.com訊: 日常生活中,過度包裝的現象很常見,有時候人們搞不清楚到底是買禮物還是買包裝。一支蜂王漿,不僅外面有塑料隔板、紙盒,紙盒外還要套上紙袋。一瓶紅酒,常常搭配著酒杯、開酒器,有的甚至配著溫度計、白手套。就連水果也有禮盒裝,想吃蘋果,先得從紙袋里抽出禮盒,然后打開盒蓋,掀開絹綢墊,撕開塑料網。
當過度追求精美包裝使商品的形式大于內容時,消費就難免有“買櫝還珠”的意味了。說到底,還是人們的“面子”心理作祟。為了不讓收禮人覺得自己寒酸、吝嗇,人們購買禮品時往往片面追求“面子”,即使產品徒有其表、華而不實,也會坦然接受。
根據消費經濟學的原理,消費者在購買某種商品之前,已在心中產生了商品造型期望。這種對形式美的期望值,實質上是一種購買心理基準。如果現實商品的造型美超過消費者對它的期望水平,就會對消費者的購買心理產生正刺激。商家正是瞅準了消費者的這一心理,通過不斷“升級”包裝獲取高額利潤。
過度包裝消耗資源、污染環境,給社會造成了一系列危害。我國已經成為豪華包裝情況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包裝廢棄物體積占固體廢棄物的一半,有調查顯示,城市生活垃圾里有1/3是包裝性垃圾,而這些包裝性垃圾中,一半以上是豪華包裝。另外,過度包裝也增加了產品成本,損害了消費者利益。過度包裝使得一些消費者盲目攀比,形成注重外表、忽視實質的消費心理,反過來又刺激生產商提供更多華而不實的商品,造成惡性循環。長此以往,吃虧的還是消費者。
盡管有關部門明確限定了飲料、酒、糕點、糧食、保健食品、化妝品等產品的包裝規格,但在執行中,生產商往往通過打擦邊球、鉆空子的方式來規避標準。治理過度包裝,政府部門一方面要加強對商品生產的監管,加強對違反規定商品的打擊力度;另一方面要治理公款消費,遏制公款送禮之風,防止三公消費助長奢靡包裝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