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兩會上,廢舊塑料進口問題成為兩會代表關注熱點。多位代表委員表示,雖然進口廢舊塑料確實有再利用價值,但在再加工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污染更嚴重。而且,以進口廢舊塑料為原料制造的包裝袋、飯盒等流向餐飲行業,所含有害物質直接威脅百姓的身體健康。代表建議,政府應嚴控廢舊塑料進口及流向,規范廢舊塑料行業的運行,從管理層面引導廢舊塑料加工行業合理發展。
利用廢舊塑料再生造粒,既可緩解塑料原料供需矛盾,又能節約企業生產成本,因此我國既是塑料品生產大國,又是廢舊塑料進口大國。海關數據顯示,近3年,國內廢舊塑料年均進口量將近千萬噸。
在巨額的進口交易中,環保問題卻日益突出。
一方面,一些國家的不良企業和國內部分不法企業,以進口廢舊塑料的名義將海外的洋垃圾進口到中國,這些發達國家不僅省去了在本國的垃圾處理費用,而且可以賺取相當的利潤,對我國環境帶來了極大的污染。
另一方面,我國廢舊塑料加工行業以小作坊居多,設備陳舊,工藝落后,缺乏必要的污染治理條件。產生的廢水、雜質等未經任何處理就被直接排放,對國內環境構成嚴重的危害。同時,以進口廢舊塑料為原料制造的包裝袋、飯盒等由于價格低廉,大量流向了國內餐飲行業。廢舊塑料中所含的有害物質隨著此類產品的日常使用,逐步釋放,直接威脅國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隨著國家對環保問題的愈加重視,對廢舊塑料的治理力度不斷加大。2012年以來,環保部相繼出臺了《廢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規定》和《進口廢塑料環境保護管理規定》等文件,提高廢舊塑料加工市場的準入門檻,嚴格禁止不負責任的廢料再生加工,同時規范了廢舊塑料進口加工利用企業類型,并對加工利用企業環境保護要求作出了具體規定。
在制度的保障下,2013年2月1日,海關總署統一部署,在全國開展了為期10個月的“綠籬”專項行動,對包括廢舊塑料在內的各種洋垃圾進口進行治理整頓。“綠籬行動”效果顯著,數據顯示,2013年廢舊塑料進口量同比減少100萬噸。但行動結束后,從最新的進口數據看,國內廢舊塑料進口量出現明顯反彈,從行動期間的月均63萬噸,已經增加到84萬噸。
治理行動不能一陣風。如何規范廢舊塑料市場,避免“小作坊”死灰復燃?這需要國家制定長效管理機制。
一要繼續加強對“洋垃圾”的進口管理,嚴格控制進口企業資質。二要延續已經進行的環保整頓政策,對廢舊塑料加工利用進行更嚴格的監管,減少這些垃圾對國內生態環境的破壞。三是要促進行業轉型,一方面對不合規的企業整頓取締,合理引導業者轉型及再創業,另一方面要讓市場由分散走向集中,形成廢舊塑料再生產業園,從而代替傳統的廢舊塑料市場。
可以預見的是,在一系列行動后,小企業生存空間收窄,擁有更環保處理設備的大企業更容易得到政策支持,有望迎來新機遇;進口料在后期增速將下滑,質量也得以提升。但由于進口料的減少和企業環保成本的增加,或促使再生塑料價格上漲。整個行業的集中化和規范化,是廢塑料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雖然在交替過程中市場要承擔蛻變的痛苦,但行業新的格局升級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