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已經不是時下熱捧概念,但卻在落地迅猛發展中。在同花順里,標注為云計算的上市公司已經有75家。
“我們曾經開玩笑說硬件也要向云計算轉型,軟件也要向云計算轉型,系統集成商也要向云計算轉型,大家都要向云計算轉型。從企業的轉型來講,它不是簡單的產品更換,這跟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跟企業創新的文化氛圍、創新的能力等各個方面都是緊密結合的,不是簡單地說這個企業到底是傳統做硬件的,還是傳統做軟件的。”曙光公司高級副總裁聶華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轉型
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將研究制定新形勢下適應產業發展新特點的政策措施,加大對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的財政資金支持,著力研發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新興領域關鍵軟件產品和解決方案,加快培育新業態和新模式。
這一點從諸多公司的年報中就可以品讀一二。比如浪潮軟件(600756.SH)的公司經營計劃之中就明確提到要“切實踐行公司云計算、大數據發展戰略,不斷優化運營模式,加強目標管理、過程管理,不斷向管理要效益,推動公司業務全面向云計算轉型”。東軟集團(600718.SH)也提到“以企業為主體的產業創新體系進一步完善,研發投入持續加大,在重點領域形成創新引領能力和明顯競爭優勢。基礎軟件協同創新取得突破,形成若干具有競爭力的平臺解決方案并實現規模應用。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信息安全等領域的創新發展向更高層次躍升”。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統計,“十二五”期間,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從2010年的1.3萬億元增長至2015年的4.3萬億元,年均增速27%。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中國電子政務已進入以云計算促進資源整合、業務協同和集成應用的新階段,以云計算為基礎的電子政務應用建設已進入快速成長期。
2016年,中科曙光(603019.SH)推出“數據中國加速計劃”,在業界提出了以品牌連鎖模式發展城市云中心,在全國范圍內招募“城市合伙人”,大幅加快了曙光城市云中心的落地數量。
通過采用獨資、合資等多種方式,中科曙光或者進行主要出資或進行授權,或者以品牌、知識產權參股,以此組建“本土+總部+外部專家”三級技術支持與運維團隊。
根據2016年度報告,中科曙光2016年營業收入43.60億元,同比增長19.06%,其中軟件與服務的營收增長59.54%;利潤總額2.81億元,同比增長39.08%。公司由硬件制造商逐步向服務運營商轉型,云計算與大數據等相關產品的營業收入占比不斷提高。
但聶華也坦言,云計算在財務報表結構里面占比變化并不明顯。他解釋稱,云服務初期幾年把報表收入壓扁了,比如說同樣一個服務,可能要分五年付服務費,體現在當年的財務報表上就變成了五分之一。在曙光探索的模型中,第一年是投入期,第二年會要求云中心的業務持平,至少從第三年開始,模型才會轉正。
“曙光的云計算業務正在成長期,短期內期待報表發生重大變化也是不符合客觀規律的。從曙光自身來講,我們在這個領域中幸運的是比它們更早看到了這個市場,耕耘了七八年時間,這個耕耘不會沒有收獲。我們既對市場非常有信心,同時也會非常認真嚴肅對待市場新的進入者可能帶來的競爭和挑戰。”聶華說。
競爭
除了敢于公布2016年營收為8.3億美元的阿里云,還有不惜以一分錢競標的騰訊云,這一市場的進入者還有很多。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電信運營商的云計算業務從2010年前后開始起步,從最初自用的私有云系統,到后來針對政企、開發者客戶提供云計算服務,開始借助于帶寬等資源優勢和深耕通信產業等優勢,分食云計算市場。
三大運營商目前都布局了多個數據中心,并在相關品牌下開展公有云、混合云等業務。在資源層面,云計算雖然依賴于存儲和計算,但同時也依賴于網絡傳輸,作為深耕基礎網絡服務的通信業巨頭,運營商的帶寬資源成為其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面對如此多元的競爭對手,去年開始走向商業化道路的百度云總經理尹世明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競爭是件好事兒。”在他看來,依托以前的積累,需要把技術優勢轉化為價值優勢。
“云市場競爭是一場馬拉松,現在來看發展有先后,但在巨大的機遇和市場面前,現在的差距并不能決定長遠的市場格局。”尹世明說。
事實上,公有云和私有云的盈利模式并不相同,這些廠商未必在同一領域中競爭。
私有云更看重邊界的保護,不允許數據進行橫向的、隨意的流動。安全等級的防護、數據安全是私有云很關注的技術。安全審查要求、安全態勢感知、入侵檢測要求等方面會跟公有云形成顯著的差別。這類客戶往往是政府部門或大型企業構建自身網絡需要。
相比之下,公有云市場更注重開放性,盈利模式也會更清晰。很多時候是通過比如數據入口或者通過數據出口變成提供訂餐、訂票、購買東西的服務,或者在社交圈子里面一個定向推送廣告的服務。出于對導流、引流的需要,這樣的服務是中小企業最為看好的。
正因如此,提供云服務企業的不同情況決定了大家的發力點也不盡相同。
聶華表示更為看重業務的增長,而不會短期內盲目地拼市場規模,“企業降價進市場,尤其像中國電信(微博)、騰訊這么有實力的企業,不會是心血來潮,企業也是在原有的競爭環境中迫于轉型,認為原有競爭環境太激烈,嘗試新的市場突破。但無論從歷史的發展和各方面來看,這種情況都不會永遠成為常態。所以我們的基本判斷是,特殊歷史時期、特殊項目的特殊呈現,它不會導致主流的變化。”(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