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與澳洲海鳥有關的新聞,刺痛了很多人的神經:一只海岸鸕鶿突然從天上摔下,重重地砸在海灘上,當被發現時已經奄奄一息。當研究人員剖開這只海鳥的肚子時發現,這只海鳥胃里沒有魚蝦、沒有軟體動物,有的只是各式各樣塑料袋的殘骸,以及被胃酸腐蝕到面目全非的塑料制品。這些塑料垃圾重達5公斤,如同一個巨大的結石,一直停留在海鳥的胃中,消耗并折磨它,直到死亡。
這件事并不是偶然。近幾年,已經有研究人員表示,很多海洋物種體內都有塑料,包括地球上最脆弱和最偏遠的物種。據《紐約時報》估算,每年因為人類塑料制品而失去生命的海洋動物,可能有10億條。
塑料垃圾帶來的白色污染問題,不僅對動物造成威脅,對人類也同樣具有危害。塑料垃圾一般都難以降解,被隨意丟棄后會會給土壤和水環境帶來污染。而其隨意焚燒則會釋放有害物質,進入大氣環境。因此,塑料垃圾污染治理刻不容緩。在這些塑料垃圾中,不可降解的一次性超市購物袋占了很大比重。盡管我國很早就發布了限塑令,但效果并不盡如人意。遏制塑料垃圾污染,需要地方政府、企業、公民共同行動起來。
地方政府要加強宣傳引導。現實中,公眾通常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習以為常,往往認識不到不可降解的塑料垃圾對環境破壞的嚴重性,而企業出于對商業利潤的追逐也沒有動力生產開發和推廣塑料替代品。因此,一方面,地方政府應加大宣傳教育力度,讓公眾意識到塑料垃圾的危害。可以廣泛應用新聞媒體,如電視、互聯網、流動媒體等,對塑料垃圾的危害進行深入宣傳,對國外的成功案例進行介紹。通過宣傳教育,觸動人們的內心,反思自身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減少塑料垃圾的產出和使用。另一方面,要完善激勵機制,鼓勵企業研發和生產替代制品,鼓勵商場和超市限制塑料制品使用。地方政府應加大對塑料替代品研發和應用企業的激勵力度,適當給予補貼,幫助企業樹立良好環保形象。
相關企業要履行環境責任。當前,很多超市采用由消費者付費方式提供塑料袋,而這些付費塑料袋很大部分依然是不可降解的。雖然付費使用會對塑料袋使用有所影響,但程度非常有限,很多消費者并不會因為需要支付兩三毛錢而放棄使用方便的塑料袋。筆者認為,應提倡商家提供環保袋給消費者。對于由此給商家帶來的高成本,可以尋求企業贊助,通過在環保袋上為企業做廣告,由企業分攤環保袋的成本。因為環保袋可以反復使用,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也起到了為企業宣傳產品的目的,可謂一舉兩得。或是由消費者付費購買價格較高的環保袋,以減少塑料垃圾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