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而言之,中國禁止進口廢塑料將有可能促使塑料回收業投資轉移到其他國家。
例如:幾位回收企業的高管表示,國內形勢越嚴峻,這意味著公司就越希望在材料源頭(如美國)或回收成本更低的地方,如東南亞,建立工廠。
早期數據表明,貿易往來的數據可能會發生變動。自今年初,中國開始實施"國劍2017"打擊行動,美國向中國出口的廢聚乙烯出口量從三月份之后就下降了50%。
同時,根據華盛頓廢料回收工業研究所提供的數據,出口到印度、越南和臺灣的廢舊聚乙烯數量有所增長。
據報道,中國的回收業目前放眼全球,在世界范圍內尋找機遇。
Parc帕克公司位于美國伊利諾州的羅密歐維爾市,是一家塑料回收公司,該公司在美國和中國都有業務,該公司表示目前正在積極與幾家中國回收商合作,共同在美國的一個工業園發展業務。
該公司表示,由于回收的顆粒狀物質并不列為中國禁止的"外來垃圾",所以其合作伙伴將會把回收材料加工成顆粒狀物質或其他產品,供應到美國國內市場以及中國市場。
公司首席執行官鉉穎表示:"我們重點關注美國國內市場,發展市場需求,同時向中國出口,滿足中國疲軟市場的需求。"
她表示,合作投資者希望"進入美國,而且越快越好。"她說,年初開始,人們開始有意進入美國,隨著中國打擊政策收緊,這種意愿越發上升。
中國廢塑料協會會長證實,由于國家政策以及中國政府在7月18日向世界貿易組織發布公告,宣布禁止進口24種廢料,包括所有主要等級的廢塑料,目前很多中國企業都在計劃轉移業務。
中國廢塑料協會會長兼執行總裁黃楚祺說:"關于在美國發展業務,已經在發生。""我個人認為此時很多人都必須將其業務轉移到東南亞國家或在材料源頭進行回收。"
他是香港Fukutomi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也是布魯塞爾國際回收局塑料委員會的成員。
他說,將業務轉移到其他國家,會給中國企業帶來很大的風險。
他說,自中國 2013年執行綠籬行動以來,有些中國回收商試圖轉移其業務,但成功率"相當低"。"將業務轉移海外國家后,也許只有百分之幾的人能夠繼續留在業內。"
現如今,該行業準備比較充分,但他預測向國外轉移此類業務仍將是一個挑戰。
他說:"我希望成功率會高得多,但我認為80%的人離開中國后就無法在業內生存下去。"
從美國的角度看,美國廢料回收工業協會(ISRI)表示,回收行業需要開拓新市場。
ISRI在7月28日的市場報告中說:"可能無法規避中國政府計劃實施的進口禁令,那么就需要探索替代性市場并擴張垂直供應鏈。""沒有哪個單一市場可以替代中國。"
該協會表示,更好的分揀、清理和加工設備可以提供"更好的產品,可以吸引美國國內消費者。"
香港環保組織"綠色地球"表示,中國大陸的禁令給香港的塑料回收業帶來嚴重的風險。美國塑料回收商表示,他們仍在進行評估,但可以處理更多的材料。
有證據表明,中國禁令為其他太平洋沿岸國家進行循環利用提供了機遇。
新西蘭環保部長尼克-史密斯(Nick Smith)于8月2日在一家(聚酯)PET瓶回收工廠的開幕儀式上說,中國的禁令"將減少可回收利用物品的終端市場,我們需要能夠在境內進行回收,這一點更重要。"
史密斯說,該廠是該國第一家能夠將PET瓶回收并將其制作成食品級材料的工廠,能夠回收該國75%的PET廢料。該項目的資金包括400萬新西蘭元(298萬美元)的政府補助。
史密斯說:除了增加當地的供應量,解決需求問題同樣重要,新西蘭制造商也需要使用更多的再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