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著色是塑料加工工藝中的重要環節。絢麗多彩、美艷奪目的塑料制品不僅豐富了市場,也美化了人們的生活,但不合格塑料著色劑的使用或著色劑的不當使用則可能給消費者的健康安全造成隱患。由著色劑使用導致的品質問題已成為塑料制品安全衛生指標不合格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歐美日等國家和地區對可用于食品接觸制品的著色劑種類和要求等都制定了相應規定,如歐盟AP(89)1決議對塑料著色劑質量有明確指標要求,FDA法規21CFR 178.3297部分也對塑料制品中允許使用的著色劑及其最高用量做了明確規定。質量規格不符的著色劑可能帶來諸多安全衛生隱患,主要包括:致癌物質芳香胺超標、成品脫色試驗不合格以及重金屬含量超標等。此外,不合格著色劑還可能含多氯聯苯等有害物質。
檢驗檢疫部門在日常監管中發現,著色劑過量添加也是塑料制品不合格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有些企業為了達到客戶需要的色度在生產白色制品過程中過量添加鈦白粉等物質,導致產品在酸性食品檢測中發生總遷移量或蒸發殘渣超標。部分企業在輸美聚丙烯(PP)產品中過量添加有機色粉或色母,導致產品在檢測中發生二甲苯提取物檢測不合格等結果,而且過量添加一些有機或無機著色劑還可能引起脫色試驗不合格以及產品耐折度或外觀性能下降等現象導致客戶拒收等后果。此外,個別企業在生產中除了常規著色劑外,還可能使用一些增亮劑、增白劑等物質,但企業對其具體成分等信息并不重視,這也給塑料制品的安全衛生帶來一定的隱患,需要加以關注。
為保障出口商品質量和消費者健康,檢驗檢疫部門建議生產企業:在原料采購中重視原輔材料成分、等級和合格證明等相關信息,從源頭降低不合格品產生風險。此外,企業對著色劑、增白劑等原輔料是否適用于相關產品不了解時可向檢驗檢疫部門咨詢確認后再行采購。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也應加強市場流通渠道監管,通過強化市場抽查等手段杜絕不合格塑料制品進入消費品市場,切實保障消費者健康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