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輪胎出口增長迅速,中國輪胎行業已成為國際貿易中遭受反傾銷頻率最高、次數最多的行業之一。從2009年的中美輪胎特保案,到此次美方再次掀起“雙反”調查,背后其實是一場知識產權和創新能力的惡戰。
5%的利潤 60%的關稅
美國針對中國輸美輪胎進行新一輪“雙反”調查的消息,讓入駐橡膠谷的100多家中國輪胎企業憂心忡忡。
這一殺招,美國在2009年的輪胎特保案中就使過,不少中國企業因此退出美國市場。盡管如此,美國市場仍然是中國輪胎企業的最大市場。
根據USW統計數據,2012年“輪胎特保案”到期失效后,2013年中國對美出口輪胎數量大幅反彈至5080萬條,今年一季度再度增長24.6%。
物美價廉的中國輪胎在美國市場擁有著巨大的價格優勢。以高檔輪胎為例,國外品牌是中國輪胎價格的二三倍;低端輪胎中,中國輪胎與外國品牌也有30%-50%的價差。借此,中國輪胎企業占據了美國輪胎市場20%以上的份額。也正是因為此,中國輪胎行業成為貿易摩擦最為集中的行業之一,僅2004年至2011年的7年間,中國輪胎行業承受了來自8個國家的16場反傾銷、反補貼和特保案調查。
對于這樣的貿易壁壘,青島橡膠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焱習以為常。讓他焦慮的是,當日本橫濱、法國米其林這些行業巨頭以知識產權為利刃,尖銳地指向中國的競爭對手,開辟新的博弈戰場時,國內大多數輪胎制造企業還在埋頭做代工,打價格戰。低端企業大量山寨國外產品,對輪胎胎面、花紋、輪胎增強層配置進行模仿,缺乏品牌以及核心版權產品,這是引發“雙反”調查的深層次原因。“這些企業,連工業版權是什么,有什么用處都不知道。”張焱說。
青島是國內最大的輪胎產品進出口岸,每年有60%的橡膠輪胎產品經過青島流向世界各地。此次美國“輪胎雙反”通告,波及青島輪胎出口企業20多家,涉案總額8.2億美元。而作為全省輪胎產業聚集區的東營市,也承受著巨大的貿易危機。此次東營涉案企業21家,涉案產品價值7.92億美元,占去年東營輪胎出口總額的近22%。海關總署提供的信息顯示,今年上半年東營市出口總額192.5億元人民幣,其中輪胎出口108.9億元人民幣,占東營出口總額的56.6%。
目前,國內輪胎加工企業整體利潤率在5%以下。業內人士指出,一旦增加60%的懲罰性關稅,中國很多輪胎生產企業的競爭優勢將不復存在,只能退出美國市場。2009年的中美輪胎特保案,美國對中國企業增加了35%的關稅,有的中國企業轉型做品牌,挺過了風波。但這一次要增加60%的關稅,不是簡單地就能夠消化得了的,這對中國企業的打擊即便不是致命的,也是巨大的。
權宜之計:逃離、搶清關
貿易摩擦的硝煙下,中國企業走出去發展,通過轉移生產基地,到國外一些不發達地區建廠,不失為一條權宜之計。
2012年,賽輪股份有限公司投資9500萬美元,在越南設廠。國內輪胎生產巨頭招遠玲瓏輪胎也在泰國設立了海外基地。青島森麒麟輪胎有限公司在泰國的工廠正在建設中,這家企業一方面通過降低利潤最大限度穩住美國客戶,一方面期待明年通過泰國工廠的供貨渠道,來規避美國“雙反”貿易壁壘。
一些企業還搶在8月23日安全期前增加對美輪胎出口。目前青島一些中小企業廠家開始推遲其他國家的出口訂單,全力保證7月底前搶先完成美國的輪胎出口。部分貿易商也開始與美國進口商商議在美國囤貨。
但在青島橡膠谷知識產權公司總經理封紅雨看來,拖長市場線或是打一槍換一個陣地,或者是搶清關,都不是應對當下輪胎“雙反”調查的根本,關鍵還要依靠增加國內輪胎制造企業的核心技術水平和版權維權意識。
據封紅雨介紹,由于很多中國企業是從代工生產起家,輪胎結構尤其是花紋等與國外品牌相似度很高。而輪胎外觀形狀花紋屬于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國外輪胎公司很容易發現和取證,打官司勝算把握較大。即便是現在,個別企業新產品開發還是靠解剖市場上現有的暢銷輪胎,甚至原封不動照抄,這無異于授人以柄。
“國外的‘雙反’調查,是對中國近幾年來制造業發展的一種歧視,國內企業要破解這種歧視,就要增強版權意識,而這恰恰是國內企業所缺失的,一方面,很多企業都不知道這樣做輪胎屬于侵權行為,另一方面,企業也沒有意識到一些核心技術屬于版權范疇,需要保護。”封紅雨說。
輪胎花紋,隱含商業秘密
自青島橡膠谷建立起來后,張焱每天都在不停地與國外的輪胎企業打交道,談合作。把橡膠谷建設成一個國際化橡膠行業服務平臺,需要國際大企業加入。但在和國外公司商談時,他們都在問張焱同一個問題:我們來中國開廠,版權如何保護?萬一機密泄漏后被中國小企業大量仿制怎么辦?
一直以來,輪胎上的胎紋是各大輪胎巨頭處心積慮要保守的商業秘密。輪胎花紋在車胎設計的四大要素中最為復雜,也是重中之重,不僅決定了車胎的使用特性,還決定了車胎的抓地力、排水性以及噪聲。
像公共汽車輪胎上的花紋是鋸齒紋,可以減少車輛噪音,經得起摩擦;拖拉機輪胎上的花紋是斜牙紋,輪胎不容易沾上泥土和泥漿;越野車的車胎花紋塊大,帶有寬而深的啃泥花紋溝,行駛時不易夾石、藏土和打滑。而專供F1賽事的濕地輪胎,則足夠讓高速行駛的F1賽車每秒排出幾十升的水。對于胎紋的每個微小技術改動和進步,這些輪胎巨頭會馬上申請專利予以保護。
據了解,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國內輪胎行業,整體利潤率在7%左右,而國外輪胎行業整體利潤率在20%以上,整個輪胎行業研發費用占銷售額的1.7%,但卻貢獻了30%以上的利潤。
世界著名的F1賽事是各大輪胎廠商角逐的賽場,米其林與普里斯通在F1賽場上的競爭一直處于白熱化。兩家提供的輪胎都是在比賽前一天用專機運到,由數名保鏢保護。比賽過程中如果爆胎,也會有專人在賽場中撿拾碎片,以防競爭對手探測自己的商業秘密。
而現在,大公司的固有市場正遭遇小企業的侵襲。美國一位專利和商標律師達雷爾·莫特利稱,“當科技的門檻不再那么高不可攀,獲取科技的成本在下降,如果你是一家成熟的制造商,當看到普通人都能夠生產出替代你公司產品的產品,你會作何感想?那意味著什么?”
這些行業巨頭打出的牌,便是以知識產權來制衡價廉物美的中國輪胎,而這正是中國輪胎產業的薄弱環節。
版權輸出,利潤遠高于輪胎生產
為規避國內輪胎企業侵權行為,2012年橡膠谷設立了知識產權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專門建立了輪胎花紋數據庫,會員企業在生產輪胎時,可以從這個數據庫里隨時比對國外公司生產的輪胎花紋,避免侵權。另一方面,國內輪胎企業也可以使用輪胎版權質押融資,充分發揮版權的變現價值。
在經歷了多次貿易壁壘后,近幾年國內一些大的輪胎企業開始注重品牌建設和渠道建設。這一點,從橡膠谷近幾年的版權服務收入就能體現出來。2012年,青島橡膠谷知識產權公司剛成立時,一年只有200萬元收入,2013年擴大到500多萬元,今年預計會突破1000萬元。
此外,版權輸出賺取的價值遠高于生產利潤。日前,橡膠谷和軟控股份聯合為國外一家企業建立了全套的輪胎制造廠房和設備,所獲得的利潤,成倍高于輪胎生產所賺取的價值。
據封紅雨介紹,橡膠谷的知識產權服務收入中,幾乎都來自于大型輪胎制造企業,很難見到小企業身影。“越是大企業越注重版權建設,很少有小企業來,畢竟他們走的是低端路線。”封紅雨說。
采訪中,一些小企業對此次美國輪胎“雙反”還抱有僥幸,他們認為此次“雙反”不會持續太長時間,不久后,中國的低端輪胎制造產品又會大張旗鼓打入美國市場。
“這樣的企業,在過去也許還僥幸有生存空間。但隨著國內輪胎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專利技術已經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那些沒有專利意識的企業,遲早會在知識產權硝煙中受困挨打。”封紅雨強調,目前,中國輪胎產業面臨出口市場無序競爭、國內產能超速增長、嚴重過剩等諸多困難。充分認識到知識產權問題日益白熱化已經成為中國輪胎產業當前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那些始終不忘自主創新、勇于開拓,擁有知識產權意識和戰略的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從容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