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減少塑料垃圾污染,從2008年6月1日起,國家開始實行“限塑令”,其具體內容包括: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到今年的6月1日,“限塑令”實施整整8周年了,成效究竟如何?
塑料袋限令實施八周年 成效不如人意
農貿市場超薄塑料袋依舊泛濫
近日,記者走訪市區多家超市,發現雖然有不少市民自備購物袋,但仍有半數左右市民結賬時選擇購買購物袋。
5月30日18時許,在市區閩東中路的某超市,記者在相鄰的兩處收銀臺觀察發現,5分鐘內這兩處收銀臺有13人結賬,其中,4人在結賬時拿出了自備購物袋,6人購買了購物袋,還有3人所購的物品少,直接拿在了手上。
記者發現,購買塑料袋的6人基本是年輕人,“我很少會自備購物袋。”其中一名年輕人坦言,“我平時都是下班后順路來趟超市買東西,帶個購物布袋在包里太占地方 ,雖然超市的塑料購物袋要錢,為圖方便我平時一般還是會花2角或3角錢買個袋子。”
在農貿市場,記者就基本未見到自帶購物袋或菜籃的市民了。被明令禁止的超薄塑料購物袋隨處可見,各個攤位邊上都掛著大小不等的超薄塑料袋,哪怕是賣幾個蒜頭、一塊生姜,攤販都會順手拽一個塑料袋裝好了遞給市民。
超薄塑料袋危害環境也有礙人體健康
除了農貿市場,小商店、小吃店里超薄塑料袋的銷售和使用也隨處可見。業內人士指出,拒絕超薄塑料袋,不僅為了環保,也是為了保障自身的健康安全。
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塑料袋大部分還是聚乙烯為原料,采用吹膜工藝而成。聚乙烯還不屬于可降解材料,真正可降解的是用生物材料制成的,其成本至少是聚乙烯材料的一倍以上。農貿市場使用的超薄塑料袋不但難降解,而且出于成本限制,大多是回收料做成的,含有雜質和毒素較多,實際上只能做垃圾袋,用來裝食品有害物質可能會滲入食物里,有礙人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