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依然深處寒冬,相較于一年半前的100多美元的高位,目前30多美元的油價已經是“油比水賤”。油價持續低迷,油企削減開支、產量成為常態,而在這個背景下,三桶油正在悄然加碼天然氣市場。三桶油不斷加速天然氣全產業鏈布局的大背景,正是我國能源轉型和供給側改革的推進。
相較于煤炭、石油等能源,天然氣是一種熱值高、燃燒穩定、潔凈環保的優質能源。相比其他化石能源,使用天然氣能減少二氧化硫和粉塵排放量近 100%,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0%和氮氧化合物排放量50%。減少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比,提升天然氣能源消費占比不僅是全球的大勢所趨,也成為我國優化能源供給結構的關鍵一環。
3月2日,能源研究會發布的《中國能源展望2030》判斷,中國天然氣消費處于相對偏低水平,未來發展潛力巨大。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判斷,中國天然氣發展大有前途,不過要在價格機制等方面繼續推進改革,消除目前面臨的不確定性。
天然氣發展的不確定性主要來自低油價對天然氣需求形成反制約。在經歷了10年的兩位數高速發展后,2015年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為191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7%,創10年來新低。“油價降低后,燃料油等替代油品價格優勢重新凸顯,而與油價聯動不夠的天然氣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廣東油氣商會信息部部長姚達明告訴記者,珠三角部分地區已經出現柴油、燃料油“逆替代”天然氣的現象。
而據相關數據顯示,去年LNG工廠開工率僅有39%,未來還有進一步下探可能。“一方面是經濟形勢和油價低迷,需求不旺;另一方面,國家政策層面的政策天平開始向電動汽車傾斜,而對同是清潔能源的天然氣關注有所下降”,劉廣彬表示,不過在前幾年爆發式增長后進行一些調整也屬正常。
中海油投資者關系部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坦言,從長遠來看,未來中國大氣污染治理壓力依舊大,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仍有巨大發展空間。但目前國內天然氣市場整體供過于求,從而為公司在產氣田的產能釋放和新項目的前期開發帶來一定挑戰。
按照國家能源局此前規劃,到2020年,我國天然氣一次能源消費占比將達到10%,2030年達到15%。“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基本是發達國家 100年前的水平,目前國際天然氣價格暴跌,加上中國霧霾的治理力度加大,讓中國天然氣市場有了巨大的上升空間,因此石油央企等都希望在這個廣闊市場提前布好局。”上述燃氣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