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線電纜行業曾經的大市場,大繁榮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新市場,新形勢,開始與就有模式進行史無前例的抗衡,雖然大企業抗風險實力更強,但小企業更加靈活多變,誰將成為新一輪競爭的贏家,或許還要看“危機”中發現機會和創造機會的能力。
盡管有的企業力求快速轉型升級,有的企業跨界合作,更有有識之士們認為技術創新才是不二之選,但就當前形勢而言,兩條腿走路已經跟不上步伐,全方位創新驅動更加有力度。
中國電線電纜行業發展進入“新常態”
電線電纜行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整個行業明顯從高速增長期轉入中低速增長期,從暴利時代轉入微利時代。在當前形勢下,電纜企業的危機意識極為顯著,轉型升級,跨界融合,逐漸成為行業的主旋律,更多有預見性的企業都希望在形勢的威逼下,將危機轉化為時機,從而駛入由“大”變“強”的新型軌道。
就“一帶一路”新格局下民營經濟的機遇與發展、“互聯網+”思潮下的線纜行業開始進一步從思路中找出路,多角度全方位探索創新與升級的最佳突破口。
當亨通光電簽“一帶一路”合作協議獲2.66億采購合同消息剛剛傳出,中超電纜就表示,公司將以現代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為基礎,構建以紫砂為代表的全新“文化+互聯網+金融”閉環生態圈,打造以“紫砂壺數字防偽云平臺”、“信息化服務平臺”、“大數據中心”為主要內容的“壺聯網”,進而形成獨特的“紫砂文化金融全產業鏈服務平臺”。當“文化+互聯網+金融”這三個熱的發燙的概念相結合之后,市場的反響無疑是激烈的。然而,企業轉型向來九死一生,中超電纜能否在體力耗盡前“上岸”?
現在,行業企業對技術的創新非常重視,線纜企業必須探索未來市場需求,努力把低碳、環保、節能作為電線電纜工藝裝備的開發改造和應用的技術目標,逐步增強自主研發、自主創新的意識和機制,才能保證企業在日新月異的電纜時代創造更多的“中國創造”,也會迎來我國電線電纜工藝裝備的巨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