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村,記者的目光就被一種奇異現象深深吸引:大爺、大媽有的提著一籃子廢舊塑料瓶,有的拎著一捆紙箱板來到廢品收購站出售,換回一些零錢;有些人還拿著廢舊農藥瓶、包裝袋、燈管、電池等有害垃圾來到垃圾處理站,換回洗衣粉、牙膏等生活用品;有些人把菜葉、樹葉、玉米秸稈投入村外的沼氣池里,有的把建筑垃圾、土坯和磚瓦砂石分別送村垃圾站。
“垃圾圍村”村民積極施招垃圾有歸宿
據了解,村民投入沼氣池的垃圾不會白投,管理人員會負責登記,按照投入的數量,每月發給一些生活用品;建筑垃圾分類的也會受到獎勵。這些激勵機制大大激發了人們自覺分類處理垃圾的積極性,使垃圾都有了歸宿。這里不但街道胡同整潔干凈,連村邊田地里也沒了垃圾和污染物。
這個村的垃圾處理方式體現了管理者的智慧,他們摸索出一個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處理模式,用經濟、行政管理和道德觀念相結合的方法規范人們的認識和行為,徹底解決了農村垃圾處理難的問題。
隨著農村現代化城鎮化的推進,各種垃圾的數量、種類日益增加。有的村里是街道光鮮而“垃圾圍村”,有的是搞“垃圾轉移”,把街道胡同戶內清掃的垃圾全部傾倒到了田間地頭,有的是垃圾清理一陣風,清掃一次干凈幾天,過后又是柴草滿街,農藥瓶、化肥袋遍地,沒有一個垃圾處理的長效機制和切實可行的措施。有的村雖然也建立了專業清潔隊,但沒有群眾的認知和自覺配合,清潔隊前面掃,群眾后面扔,錢雖然花了不少,但環境治理垃圾處理仍然面臨巨大挑戰,達不到好的效果。
農村垃圾處理雖難,但是只要村干部和群眾充分認識到垃圾處理的重要性,認真尋找一個好辦法,制定一個好制度,因地制宜,得到大家的積極參與配合,垃圾治理就不難。
該村的做法充分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推進了垃圾減量和資源化,使垃圾收集、清運、處理形成一套規范流程。垃圾按可不可回收、能不能降解、有沒有害分類,可回收的紙箱板等在村內處理。不可回收的建筑垃圾和有害垃圾,村民會送到村垃圾分類站。回收到一定數量,村委會按一車300元的價格把不可降解和有害的垃圾由村民送到縣垃圾處理場科學處理,這樣就大大減少了垃圾總量,絕大部分垃圾不出村就處理了。